现代以来,“瘦”几乎成为了健康的代名词,好像无论患得了什么疾病,亦或是想要养生,都可以通过减肥来解决。民间也有所谓“千金难买老来瘦”的说法,认为尤其是老年人,只有瘦下来才是最为健康的状态。从而避免因为肥胖而并发的高血压,脂肪肝等疾病。

01“千金难买老来瘦”,这句俗语真的靠谱吗?

根据澳大利亚人口统计局的推算数据显示:65到70岁之间的老人,体重在正常值以下,存在严重疾病病史的概率高达50%。而在70岁以上人群中,这个几率则提高到了30%以上。80岁以上更是达到了50%。

因此而言,对于年龄越大的老年人来说,如果体重相对越低,也就是越瘦,患得各类疾病的概率反而会因此增加。在此项研究数据中,研究人员发现,瘦弱的老人,肌少症的患得概率也会成倍增长,还请中老年朋友能够正确认知。

如果从人体健康的角度而言,长期保持瘦弱体型的老人,的确存在一定的身体疾病隐患,继而影响到原本的寿命趋向。产生不利因素。

02老人过于瘦弱,可能会导致哪些健康问题?

①对于癌症的抵抗力会降低

就大多数中老年人而言,因为身体环境和器官老化的缘故,癌细胞扎堆聚集,继而形成癌症隐患的概率相对更高。

而癌细胞的筛查和排除,大多依靠的是身体的免疫系统,如果老人过于瘦弱,往往证明在饮食营养层面摄入不足。营养摄入不够全面。自然疫系统的能力也会有所降低,对于癌细胞的防御性减弱。老人本身对癌症的抵抗力也会下降继而折损自身的健康与寿命。得不偿失。

②骨骼肌肉更容易受伤

虽然说身体脂肪储存过多,会导致肥胖以及一系列并发症状。但是这并不代表脂肪就是”坏东西“。适量的脂肪在皮下储存,可以起到缓冲和保温的作用。

也就是说,如果老人的体型能够匀称一些,皮下有适当的脂肪层,即使因为摔跤或者磕碰等出现意外,脂肪层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,因此骨骼和肌肉受伤的可能性也会减小。

③容易患得“肌肉减少症”

上文提到的澳大利亚相关调查就有说明,对于过于瘦弱的老人而言,患得肌肉减少症的概率也会直线上升。

什么是肌肉减少症?其实就是在体重消耗过程中,肌肉损耗率高于常人,继而引发的疾病。对于老人而言,这样的情况尤其明显。因此对于老人来说,如果长期保持较轻的体重,脂肪消耗的同时,肌肉也会出现更大强度的损耗,继而出现所谓的肌肉减少症。还请各位老人保持体重,注意防范。

但话说回来,让各位中老年朋友不要过瘦,并不是让大家去疯狂地吃,去补充大量的脂肪和糖分。任何事物都要去寻求一个合适的度,如果老年人因为饮食过度,导致身形过于肥胖,同样会引发例如脂肪肝以及各类心脑血管疾病,同样对健康不利。怎样去把控饮食,控制自身合适的体重,才是最应该关心的事。

03老年人把体重控制在多少合适?如何进行体重调控?

各位老年人可以根据下列标准公式,来计算自己体重的参数:

男子:身高(厘米)-105=体重(公斤)

女子:身高(厘米)-100=体重(公斤)

如果您根据自己的身高计算出来的体重值,能够在理想体重的15%上下浮动,说明您的体重控制的正合适。只需要维持现有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状态即可。

相反,如果您的体重数值超过或者低于很多,就要着手进行生活方面的调整。

04主要的调控方式为两步,分别是饮食,作息

第一步:饮食

在饮食方面,如果老人朋友的体重值低于正常标准过多,可以通过增加蛋白质的摄入,来改善自己身体肌肉占比,继而达到健康增重的目的,常见的高蛋白健康食物,例如鸡蛋,牛奶,豆制品等,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。

如果您的体重过高,就要着手限制脂肪和糖类的摄入,比如在主食中掺杂粗粮。减少肥肉和动物油脂摄入等等。

第二步:作息

无论是体重过轻,亦或是体重过重的老人,都需要保持规律的作息,充足的睡眠。这是毋庸置疑的

并且需要注意的一点是,体重过轻的老人,可以在睡前增加一餐易消化食物,例如牛奶和水果的摄入。而体重过重的老人,要尽量避免吃夜宵的习惯,降低肠胃负担,增加其吸收效率,体重问题也能够得到相应缓解。并且在平时,过重的老人也要注重适当运动,例如选择慢跑,竞走,跳绳,游泳等项目,都是非常不错的采纳方案。

结语:对于老人来说,无论体重过轻或者过重,都是会给身体健康带来隐患的。而所谓“千金难买老来瘦”也并没有多少科学依据价值,还请各位中老年人不要盲从,遵循健康科学的养生之道非常重要。

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: 生活小常识窍门

发表回复

后才能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