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在,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好,老百姓的收入也越来越高。兜里有了钱以后,心中装的烦恼也就越来越少。不过,这并不意味着老百姓一点发愁的事情都没有了。事实上,在现实生活中,仍然有两件事情,是大多数居民的“心头之患”。第一件事情,就是“看病难,看病贵”。第二件事情,则是房价太高,很多家庭买不起房子。
相比之下,肯定还是第一件事情更重要一些,毕竟房子可以暂且不买,但病是不能拖着不看的。所以近些年,国家也一直在大力健全我国的医疗保障体系,尽最大可能去解决老百姓“看病难、看病贵”的现象。目前,我国的医疗保障体系主要分为两个部分,对城市职工而言,他们使用的是医保。对农村居民而言,使用的则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,也就是我们俗称的“新农合”。
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区别,主要还是因为工作性质的不同。一般情况下,城镇居民的就业率更高一些,单位都会给缴纳社保。而农村居民,则大多在家务农,就算外出打工,用人单位也很少为他们缴纳社保。针对这种情况,国家就推出了“新农合”。至于新农合的作用,其实和医保一样,主要是解决农民在看病难、看病贵这方面的问题。
要知道,很多农村家庭,本身就不是特别富裕。一旦有家人生了大病,基本上是无力负担医药费的。就算最后把病看好了,也大多会因病返贫、因病致贫。甚至有一些家庭,实在无力负担高昂的医药费,最终以不幸的结局收场。有了“新农合”以后,看病的费用就可以由国家进行报销了。这样一来,个人只需要承担极小一部分医疗费就可以了,大大减少了因病致贫、因病返贫的情况。
正因如此,农村居民参与新农合的积极性还是非常高的。然而,令人不解的是,最近这两年愿意缴纳新农合的人却不断变少,甚至一些人都对新农合颇有微词。而这,也导致新农合出现了“断缴潮”。那么,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?其实,这一切还要从新农合的参保费用上说起。据了解,最初的时候,新农合的参与费用仅为10元每人每年。按照一家4口人计算,一年也才40块钱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新农合的参保费用也越来越高。
时至今日,很多地区的新农合缴费标准都提高到了280元每人每年。还有一些地区,甚至已经突破了300元。最重要的是,新农合的费用上涨比较频繁,堪称每年都在上涨。在这种情况下,很多农村居民都表示有些吃不消。的确,按照一家4口人计算,每人每年是280元,一家人就需要1120元。
除了费用越来越高之外,还有两个问题,也是导致不少农民“弃缴”的主要原因。首先,新农合每年都要缴纳,即便这一年没有用到,下一年还是要继续交钱,不然就无法享受报销福利。因此,很多人就产生了一种“白交”的感觉。虽然说谁都不希望自己生病,但有这种想法,其实也是人之常情。其次,新农合一年一清,它不像社保费用那样可以累积。换言之,如果你今年的不用,到了年底门诊统筹费用就自动清零了。
最后,对于农民居民而言,生病住院的情况还是比较少见的。只要不是特别严重的疾病,大多数农村居民都会直接去小诊所治疗。这样一来,就用不到门诊报销了,也就相当于费用“白交”了。说了这么多,其实根本原因,还是因为新农合的缴费标准越来越高,且每年都在上涨,谁也不知道下一年会涨到多少。每年花几十块钱,或者100多块钱买个“保险”,不少农村居民还是很乐意承受的。但如果每年花三四百元,甚至更高去买一份“保险”,不少家庭就有些承受不住了,因此产生了“弃缴潮”。
针对这种情况,也有专家提出了新的建议,那就是将报销的程序进一步简化、继续提高报销比例以及将新农合账户余额进行累计。除此之外,就是费用方面的问题了。的确,对于大部分农民家庭而言,每年仅新农合的开支就高达千元,压力确实有些大。最重要的是,这个费用年年都在上涨,着实有些“吃不消”了。那么对于这件事情,大家怎么看呢?欢迎留言讨论。
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: 生活小常识窍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