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几年来肝病逐年增多,据世卫组织(WHO)统计,全球大约有4亿左右的肝病患者,并且我国占据了其中的一半以上。
肝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,怎会在我国如此“肆虐”,我国著名的肝病科专家,致力于肝病研究60余年,现任复旦大学肝病研究所教授、博士生导师的汤钊猷院士给出解释。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
在一次采访中,汤院士向我们阐述了,他个人对待如今肝病多发的看法,汤院士认为主要“根源”在于国人的不良饮食习惯。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
84岁钟南山提醒:厨房中的3种食物,或暗藏“I级致癌物”,劝你少吃点
作为我国的抗疫英雄,钟南山院士如今已经年过84岁了,但是他的身体一直都十分健康,这与他规律的生活习惯有关,对于食物致癌这个问题,钟老则表示,厨房中的3种食物,或暗藏一级致癌物,为了健康还是少吃为妙。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
1、烟熏腊肉
烟熏肉是我国部分地区独有的美食,其口感独特,口味丰富,是深受国人喜爱的腌制肉类之一。
但这种食物在制作时,会用烟熏掉多余的油脂来延长保质期,在烟熏时,可能会产生苯并芘。
这是一种I级致癌物,最早由英国人率先发现其致癌性,若是经常摄入这种物质,会严重伤害肝脏细胞,增加肝脏代谢、排毒的负担,容易诱发肝病,甚至诱发肝癌、肝脏衰竭。
2、霉变食材
家庭厨房中有些食材若是储存不当,极易发霉,例如花生、大豆、玉米等,这种食材在发霉时,会产生黄曲霉毒素,这是比较广为人知的一种致癌物,可有人不明白其利害关系。


黄曲霉毒素具有极强的侵略性和耐高温性,简单的冲洗并不能完全祛除,并且普通家庭厨房中的烹饪温度,也不足以将其消灭。
若是经常食用这种暗藏I级致癌物的食物,或会对肝脏组织造成伤害,严重威胁到肝脏健康,增加肝脏癌变的风险。
3、酒精饮料类乙醛
随着生活压力越来越大,很多人为了缓解压力会饮用酒精来“消愁”,但这种方式对身体的健康危害极大。
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,摄入人体的酒精有80%以上都要经肝脏代谢,并且代谢酒精(乙醇),所产生的(乙醛)已被世卫组织列为了“I级致癌物”。
若是经常酗酒“借酒消愁”,会给肝脏代谢极大的代谢负担,并且产生的乙醛还会严重危害肝脏健康。
因此,为了肝脏健康,生活中应该尽量少吃变质食物,或是例如烧烤、炸鸡等垃圾食物,可以多吃一些蔬菜水果和粗粮。
身体出现以下症状,或是肝病来临,劝你早做检查,别大意
1、肝掌、蜘蛛痣——体内雌激素不能被及时灭活,引起内分泌紊乱;
2、消化不良、腹胀——胆汁不能被有效合成,肠道中的食物消化不及时;
3、皮肤、巩膜、尿液发黄——胆红素不能被及时代谢,随血液流向身体各处;
4、黑眼圈、黄褐斑——体内毒素不能被及时分解,引起黑色素沉淀。
当身体出现上述2个症状以上时,可能肝已“扛不住”,应该早做检查,并积极配合治疗,避免肝病出现恶化。

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: 生活小常识窍门

发表回复

后才能评论